第二节 水 位
  

  富屯溪是顺昌第一大溪,其水位水质与沿溪两岸人民休戚相关,对下游各地的影响也很大。1944年5月福建省水利局南平水利工程队在顺昌创设水文站,开始测量富屯溪的水位和流量等;1947年3月划归省水文总站管辖,1949年2月停测。建国后,人民政府于1950年7月重建洋口水文站,重行勘定流量段各断面位置。测验点设在洋口运木队门前,于东经117°55′,北纬26°48′,比马尾罗星塔基面高115.96米,隶属福州一等水文站。测验水位、比降、降水量、流量、含沙量、输沙量、水化学、水污染等,并进行水文预报。1958年又在河墩设立流量站,观测支流仁寿溪水位和流量等。
  富屯溪水位以洋口测验点为准,经多年测量,年平均水位在107.19米~107.96米之间。年平均水位1975年107.96米为最高,1963年107.19米为最低。水位109.5米为警戒线,112米以上为危险水位,流域内日降水量达100毫米,连续三天,即出现危险水位,沿溪两岸则遭受洪害。1939~1985年的47年间,出现危险水位36次,多在5、6月间。47年来的最高水位是1962年6月28日,水位115.27米。是年5月下旬至6月底连月阴雨,5月27日至6月29日,有6天的水位超过危险线。1982年6月19日水位115.22米,接近1962年水位。据47年观测,最高水位出现在6月的有29年,在5月的有8年,在4月的有5年,在7月的有3年,在8月的有1年(1972)。
  

富屯溪洋口水位表

年度

平均水位
(米)

最高水位

洪峰流量
(立方米/秒)

最低水位
(米)

水 位
(米)

出现日期

1939

 

113.86

6

30

7820

 

1942

 

112.90

6

28

6460

 

1945

 

110.76

6

21

3850

 

1948

 

113.51

6

17

8040

 

1950

 

111.96

6

23

5280

 

1952

 

113.80

6

8

4420

 

1957

107.42

110.76

4

22

3060

106.76

1962

107.79

115.27

6

28

9810

106.83

1963

107.19

112.58

6

17

5820

106.76

1966

107.59

112.52

6

17

5710

106.91

1970

107.73

113.63

5

9

7320

106.88

1975

107.96

113.59

5

9

7280

107.02

1978

107.42

111.15

6

8

3610

106.71

1979

107.46

111.47

5

28

4030

106.63

1980

107.63

111.99

4

30

4750

106.65

1982

107.74

115.22

6

19

10500

106.74

1983

107.82

113.02

6

16

6260

106.58

1985

107.51

109.59

6

27

3620

106.58

1987

 

109.83

4

6

2060

106.63

1988

 

111.04

5

22

2350

1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