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河航道
  

  闽江为穿过福州境内最大河流,在福州市汇集安仁溪、梅溪、大目溪、大樟溪、陶江、邢港、林浦港等溪流,在市区接纳晋安、白马等内河和长乐各内港之水,东流入海。沿海有鳌江、龙江等许多独流入海构成外流区单向性格子状水系。由于受地形和气候影响,河流均具有流程短、含沙量少、险滩多、水流急、水量丰富、流量和水位季节性差异大等特点,因滩多水急,使许多河段航行困难或不能航行。1994年,全区在枯水季节水深保持0.3米以上的航道总长有560.9公里,其中水深1米以上的航道有146.5公里,大部分属于闽江干流(123.5公里),小部分属于鳌江(23公里)。
  (一)闽江干流航道
  闽江主流全长559公里。在沙溪口汇富屯溪后为闽江干流,经福州由长门入海,全长231公里,其中福州境内(水口至长门)123.5公里。闽江干流自水口经闽清、闽侯至福州市区南台岛北端的淮安分为南北两汊。北汊经洪山、市区至马尾称北港,又称白龙江、台江;南汊经湾边至马尾,称南港,又称乌龙江。马尾至长门为通海航道,目前闽江主流走北港。北港入口处淮安至洪山是一条深窄河段,长4.5公里,江面平均宽度250米,流速大,河道深(枯水水深3~5米);再下至市区台江,长8公里,江面展宽(三县洲附近江面宽600~1000米),有数个浅滩相连,维持航道水深1.5~1.7米;台江至马尾长16.4公里,江面一般宽1000~2000米,江中有6个水深不足3米的浅段,长约5公里。南港是天然的泄洪排沙水道,接受大部分中游来沙,河床中沙洲浅滩比北港发育。淮安至湾边长16公里,江面宽2000~3000米,最宽处达4000米以上,枯水期一般浅槽水深1.5米。
  (二)大樟溪航道
  大樟溪发源于德化县戴云山主峰西面,是闽江下游最大的支流,流经德化、永泰,由闽侯县江口注入闽江南港,干流长234公里,其中福州境内150公里。
  大樟溪具有山区性河流特点,河床是南北两向陡坡组成的峡谷,地势西高东低,落差很大,平均每公里下降两米;溪上岩礁密布,水量受降水量影响,季节性变化较大。永泰水文站水位最大涨幅7米。大樟溪洑口至嵩口段水浅滩多,难行木船,多为筏放。嵩口至梧桐枯水期间亦难行舟,只有梧桐至新岐间可以常通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次对大樟溪航道进行综合治理,后沿溪修建阳光、东风和东方红3座电站,电站堤坝只留筏排通道,木船只能勉强通过;加上公路汽车运输的发展,大樟溪航运逐渐萎缩。1994年,大樟溪通航里程总长78公里,其中梧桐至塘前57.5公里,枯水季节航道水深0.4~0.45米,航道宽3米,通航5~10吨木机船;塘前至新岐20.5公里,枯水水深0.5~0.8米,航道宽5米,可趁潮通航30吨级轮船。
  (三)梅溪航道
  梅溪是闽江下游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闽清县省璜乡谷洋莲花山。梅溪上游多滩濑,水浅流急,马鞍以下水流量增大,河床宽约60米,洪水暴涨时水位高6米,河床宽至100余米。常年日平均流量每秒2.2立方米,最大流量可达每秒69.4立方米。
  梅溪航道有两条:一由城关经白樟、坂东、到塔庄乡莲宅村,全长42公里;一由城关往白樟、五峰桥、朱中、入芝溪到莲浦村,全长50公里。今梅溪航道仅闽清城关至闽清口两公里河段可常年通航5吨船只,枯水期间航道水深0.3米,宽3米。
  (四)鳌江航道
  鳌江又称岱江,发源于古田县杉洋乡,上源为霍口溪,南流纵贯罗源县的霍口乡,经连江县的小沧、潘渡、城关、浦口、东岱等地,于官岭与百胜之间独流入海。干流全长138.6公里,流域面积2533平方公里。1954年炸滩后,航道条件有所改善,小沧至连江城关41.7公里,可以通航载重4吨的船舶,潮水期间能通过19吨左右的船只。1980年后,鳌江航道通航能力逐年降低,城关至官尾航道,每月只能在大潮期间通航30吨船舶5~6天,而在小潮5吨小船进出都有困难。1956年和1987年经过整治通航能力有所提高,连江城关以下航道,一般潮流可通10吨机动船。
  (五)龙江河
  龙江河位于福清市境内,是单独入海的河流之一,通航里程25.5公里。其中东张水库库区航道11公里,枯水期水深1.2米,宽度10米,通航20吨机动船;城关至海口14.5公里,趁潮通航13吨级船舶。龙江河流程短,单独入海,具有较高的水运价值。
  (六)福州市区内河航道
  福州市区河道纵横交错,构成一个内河系统网络。明代内河左翼由打铁港引江潮入直渎新港,从河口尾经南水关(俗称水部门闸)入城内河道;右翼则引洪塘江水,自西河口经西禅浦三十六曲,由柳桥西水关(西闸)入城,过太平桥、观间桥至澳门桥与南水关之水交汇,左右两翼都和江水相通,水量充沛。
  1952~1959年,市人民政府在原宋外城护城河的基础上开挖了纵贯市区南北的运河——晋安河,1972~1973年改造另一条纵贯南北的白马河,使市区内河航运更加便利,但由于长期沿河居民乱倒污水、垃圾,违章塔盖,加上河道弯曲卡口过多,致使许多内河日渐淤塞。1994年,市区可以通航的内河航道共有28条,通航里程达138.34公里。
  晋安河 市区最大的人工运河。原来河道既不直,规模也不大,一般统称为“护城河”。开挖后历年很少疏浚,使多处淤塞,成为一条臭河沟。1951年,福州市人民政府以河上晋安桥为名,成立晋安桥开河委员会,将这条护城河加以疏浚、延长、截弯取直,始定名为晋安河。改造工程自1951年冬开始,分3期陆续施工,至1954年完成。整治后的晋安河从台江区鸭姆洲起,接通闽江之水,往北流经埔下、塔头。并以此为中心点,再延伸至琴亭、水头火车站附近,接新店、盘石两溪,全长9.45公里。1994年大潮期间能通航载重15吨的船只。
  安泰河 是市区东西走向的一条主要内河,其前身是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新建罗城的护城河。水从琼东河入古仙桥下,经武安桥、津门桥,复经澳门桥、虹桥、仓桥、金斗桥至观音桥与西水关之水交汇,再由观音桥流至太平桥与白马河相通,全长2.52公里。解放后,由于城市发展,污水排入,河床逐渐淤积,1958年后已不通舟楫。
  白马河 位于市区西侧,是市区又一条南北走向的内河。南从三保、彬德水闸引闽江水北上穿越工业路,注入西湖,中间在太平枯、白马路、浦东村分别与安泰河、东西河、茶亭河相通,全长5公里(其中工业路至西湖长3.3公里,1972年开挖)。至1994年,全程5公里,可通航5~25吨船舶。
  新西河 从西河公园至白马河,全长3.5公里,河宽6~12米。该河是西区河网络系统的重要河流。
  

 表2-6-12

1994年福州市内河航道情况表

河流名称

起 讫 地 点

河流
全长
(公里)

通航
里程
(公里)

枯水期通航

通航
船舶
(吨)

建筑物

水深
(米)

宽度
(米)

闸坝
(座)

桥梁
(座)

晋安河

从台江光明港引潮而入,经塔头、砌池、湖塍、琴亭附近,北接解放溪。

6.56

9.45

1.0

25-49

25

1

18

打铁港

东起六一中路新港桥,西至水运村附近分两支:一支西讫五一南路中选桥与达道河相接;一支北上穿国货路十二桥讫机床厂西北与琼东河相接。

1.25

4.3

0.5

12


20-32

15

1

13

瀛洲河

南起台江第二码头,穿瀛洲桥,北讫新港桥。

1.10

1.33

0.5

18-32

25

1

5

三捷河

东起小桥接达道河,向西南穿隆平路、大庙路、三捷桥,南讫沙埕水闸通闽江

3.6

0.50

0.4

10-22

15

2

16

光明港

西起六一中路新港桥,东讫连江路光明桥,南至鳌峰桥

6.55

7.47

1.0

50-100

30

2

6

白马河

由三保彬德水闸,引闽江之水,北上穿越工业路,注入西湖。

5.0

5.0

0.8

16-30

5-25

 

18

港头河

西由闽江入港头桥经人纤厂桥,美墩东交闽江

1.5

1.3

0.8

38-43

25

 

3

东西河

东接水部琼河,西通白马河

2.39

2.6

1.0

6-20

15

 

10

洋蛤河
(上渡河)

东北起上渡尤溪洲接闽江,西南穿洪洋路蛤桥,西讫道村与建新乡河埔相通。

1.64

1.3

0.8

25

25

 

1

漠洋河

远东闸—鳝溪

3.6

3.6

0.6

15-35

10

1

9

晋安支河

从晋安河新华桥起接登云水库

3.76

 

 

 

15

 

4

安泰河

东起古仙琼河,西穿安泰桥、仓前街,北上观音桥下,向西讫环城桥白马河(今不通航)

2.52

 

3.2-3.5

5-9

 

 

9

达道河

东起五一南路中选接新港河。西沿达道路南侧至小桥通闽江(今不通航)

2.35

 

 

8-13

 

 

5
4

茶亭河

北起洗马桥接东西河向南穿工业路于浦东附近汇入白马河

1.91

 

3.2-3.5

8-13

 

 

5

琼东河

南通南公园,北至河尾

4.02

 

3-4

7-19

 

 

 

龙津浦

港头河——利民桥

4.9

 

2.0

8-10

 

1

5

五四河

东起晋安河金鸡山路口,西穿五四路讫井直街接井直河

1.25

 

 

10-12

 

 

 

文藻河

从安泰河(观音桥)经杨桥路、文南路至双抛桥

0.13

 

 

6

 

 

 

奋斗河

茶亭河—浦东—台化—白马河

0.53

 

 

3-6

 

 

 

大庆河

新西河—酒厂—白马河

2.93

 

 

5-12

 

 

 

闽安河

闽安镇—康板

5

5

1.0

30

20

 

 

琅岐金港

琅岐内港

2

2

1.0

10

20

 

 

闽侯七星港

山后—枕峰

19

19

0.4

25

20

 

 

南通支流

文山—陈厝巷

25

25

1.0

15

15

 

 

南屿支流

江口—早里闸

25

25

1.0

20

15

 

 

鼓西河

自西河游泳场(引闽江水注入)至白马河

3.5

 

 

6-13

 

 

 

兜河

自湖前河湖前水闸至五四河

1.35

 

 

4-10

 

 

 

  注:闽安河、琅岐金沙港属郊区内河,闽侯七星港、南通支流、南屿支流属闽侯县内河,其余皆为市区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