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 系
  

  县境有鹿溪、南溪、浯江、赤湖溪、佛昙溪、杜浔溪6条大河系,除南溪流入龙海县九龙江下游入海外,其余都在境内入海。
  (一)鹿 溪
  鹿溪源自平和矾山,经五寨乡入于县境内石榴镇,纳盘龙溪、胜利溪、东山溪、盘陀溪,流经绥安镇,又有查岭溪、罗山溪、万安溪、后港溪汇入,从旧镇港入海。全长57公里,流域面积700平方公里(其中在县境内的长40公里,流域面积631.4平方公里),是境内最长的河流。平均坡降9.1‰。上游河谷地带山陡谷深,河床窄深,河流湍急,比降32%。石榴坂至县城附近为中游,流量骤增,河床一般宽100~150米,流势转缓。自县城以下为下游,河床宽200~400米,水流平缓,比降1.5%。
  鹿溪的支流有:
  盘龙溪 源自石屏山东南,蜿蜒于崇山峻岭间,经龙岭、盘龙,于象牙庄割尾汇入鹿溪,水源丰富。
  东山溪 源于石屏山支脉大瑁山大坪尖下,流经东山、田寮、长兴至石榴坂汇入鹿溪。
  盘陀溪 即绥安溪,源于梁山,流经盘陀,于蒲野附近汇入鹿溪,水源丰富。
  马坑溪 源于石古,于梅林附近的九曲山下汇入鹿溪。
  割后溪 旧名岩前溪,主源陈井山东北面,至割后纳掷石溪,经下店、查岭、霞潭,棕口,在高罗山附近汇入鹿溪。
  罗山溪 旧名北溪,源于罗山大小洞,从水磨岭流经罗山村,纳水吼山之水,经石斋村,过县城东门兜汇入鹿溪。
  后井溪 源于梁山金刚、吴公2峰之间,流经龙潭、后井、瓷窑,至溪南汇入鹿溪。
  万安溪 一源东罗山东北面,一源海云山西南面(东水西流),在草埔村附近汇合,流经铁炉桥、黄仓,纳来自叠石湖之水,至柘港汇入鹿溪。
  (二)南 溪
  南溪,一源于石屏山南坡,流经中西林场内过溪、内堀;一源石屏山支脉平和三坪山。两源在南浦乡鸽水潭汇合后,南流经美林、龙溪墟,在墟附近作360度大转弯,北流经兴巷、马苑、火烧埔,进入龙海县程溪镇辖属的官园,南流经县境北端的马口桥,折向东流经溪坂、省炉、横口、赵厝、官浔,有源自长桥横内山的支流汇入,经下炉入龙海县白水镇辖内的董门头、白水营,再折北流,至浮宫汇入九龙江下游。主河道长55.6公里,流经县境30公里,流域面积509.9平方公里,其中288.7平方公里在县境内。上游皆石滩,深谷陡峭,平均坡降4‰,河床宽30~50米,雨季山洪奔泻,响声如雷。中游河床宽200~300米,深6米,坡降3‰。从前自龙溪墟以下皆通小舟,官浔墟以下通帆船、汽船,后因下游筑桥闸,河床逐渐壅塞,已不通航。
  (三)浯 江
  浯江发源于县境长桥甘棠赤尾岭山,流经旧镇镇辖内的乌石、寨内,至埔尾村注入浮头湾。长26.3公里,流域面积182.06平方公里。平均坡降2‰,从前下游可通小舟,20世纪30年代浯江桥下水深1米多,后因上游水土流失,河沙淤积,河床增高,枯水期部分河段干涸。
  (四)赤湖溪
  赤湖溪发源于县境赤岭乡石椅村北的玳瑁山南侧,流经湖西乡,至赤湖镇亭里村附近注入将军湾。长30.8公里,流域面积170平方公里。河流蜿蜒曲折,河床狭窄,平均坡降4.9‰,常溢洪为害农田。1975年人工改道,从赤湖东城村之东开1条人工河,宽20米,取直入海。
  (五)佛昙溪
  佛昙溪,下游有黄如屿,故唐代称黄如江,至宋代雅称鸿儒江,发源于大瑁山东南面,至京野村附近有马坪溪汇入,过佛昙桥注入佛昙湾,长24公里,流域面积178平方公里。平均坡降1.3‰。
  (六)杜浔溪
  杜浔溪发源于梁山莲花等峰,流经杜浔、沙西2镇,注入东山湾,长18公里,流域面积126平方公里,平均坡降6.5‰。下游入海处原有杜浔港,已淤,围垦成田。河道弯曲,1975年人工改造,取直从新墟桥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