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地形划分

  (一)大陆岸线
  海岸线系指大潮平均高潮位与陆地相接触的界线。根据福建省及全国海岸带综合调查,全省大陆岸线总长为3051公里,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三。直线距离与岸线长度之比的曲折率达1∶5.6,居全国首位。各县市大陆岸线以霞浦县最长,达433公里。次为福清、莆田。仙游县岸线最短,仅4.4公里(表1-1)。
  岸线虽漫长曲折,但总体延伸方向明显。自长乐松下往东北岸线总体走向为NE30°,其南岸线总体走向为NE40°。
  (二)潮间带(滩涂)
  福建海岸受断裂构造控制,许多岸段山丘直逼海岸,海底岸坡较陡,湾外滩涂又受风浪、海流冲刷,致使滩涂不甚发育。以海岸线直线长度为基数,全省滩涂平均宽度仅3.85公里,比渤海、黄海沿岸及长江口地区滩涂要狭窄得多。而且面积分布不均,大部分集中分布于海湾内。
  全省大陆滩涂自岸至理论深度基准面(0米)面积为1994.5平方公里,以福清县滩涂最广,达333.8平方公里。次为莆田、霞浦。仙游县滩涂最少,仅4.7平方公里(表1-1)。
  


  

图1-1 福建海区位置及地形图

(等深线:米)

   表1-1

福建省大陆岸线及滩涂统计表

沿海市、县

大陆岸线

滩涂(岸—0米)

长度(公里)

省内名次

面积(平方公里)

省内名次

福鼎市

235.64

4

64.75

11

福安市

103.57

12

45.51

15

霞浦县

433.23

1

217.80

3

宁德市

105.77

11

108.01

7

罗源县

141.44

9

55.70

12

连江县

210.22

7

132.39

6

福州市马尾区

6.45

21

8.06

21

长乐市

69.94

15

47.32

13

福清市

371.99

2

333.84

1

莆田市

267.15

3

276.49

2

仙游县

4.42

22

4.70

22

惠安县

228.91

5

137.66

5

泉州市(鲤城区)

19.80

20

22.63

18

南安市

27.03

19

20.58

20

晋江市

151.98

8

96.78

8

同安区

57.12

17

71.49

9

厦门市(同安区除外)

97.34

13

65.28

10

龙海市

83.70

14

46.44

14

漳浦县

219.04

6

167.53

4

云霄县

46.15

18

21.66

19

东山县

109.70

10

25.74

16

诏安县

60.42

16

24.17

17

总 计

3051.01

 

1994.54

 


  (三)海 湾
  福建是多海湾省份,计有125个海湾。海湾是深入陆地形成明显水曲的海域,湾口两个对应岬角的连线是海湾与外海的分界线。《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0条第2款规定:“海湾为凹入陆地的明显水曲,其水曲的面积要大于或等于的湾口宽度为直径划的半圆面积”。据此,全省有15个海湾,即沙埕湾、三沙湾、罗源湾、福清湾、兴化湾、湄洲湾、泉州湾、安海湾、同安湾、厦门湾、佛昙湾、旧镇湾、东山湾、诏安湾、宫口湾符合此规定要求。此外还有闽东北的晴川湾、文渡湾、硖门湾、牙城湾、福宁湾、黄岐湾、定海湾,闽中的海坛湾、坛南湾、高山湾、平海湾、大港湾、深沪湾等虽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湾的规定,但通常也称为“海湾”。
  据对15个海湾地形要素统计(表1-2、表1-3),虽然沙埕湾、福清湾、兴化湾等湾20米以深水域面积尚未统计,但并不影响海湾总面积(滩涂与水域面积之和)等排名。全省计有大型海湾(总面积大于200平方公里)6个,中型(200~50平方公里)6个,小型(小于50平方公里)3个。在岸线长度中,如以100公里为界,大于100公里的长岸线海湾有7个。在滩涂面积中,如以90平方公里为界,大于90平方公里的广滩涂海湾有6个。在10米以深面积中,如以11平方公里为界,大于11平方公里的较深水或深水海湾有7个。在海湾最大水深中,如以30米为界,大于30米的深水海湾有6个。总计以上特征,全省有三沙湾(三都澳)、罗源湾、兴化湾、湄洲湾、厦门湾、东山湾、福清湾、沙埕湾达到或某项达到大型或长、广、深规模。其中以三沙湾为首,各项地形要素居于第一,总面积达713.89平方公里,岸线长达449.98公里,滩涂308.03平方公里,20米以深水域面积达143.85平方公里,最大水深达110米,堪称世界一流的深水大湾。
  
 表1-2

海湾地形要素统计表

名称

口门
宽度
(公里)

行政隶属

岸线
长度
(公里)

面积(平方公里)

最大
水深
(米)

总面积

滩涂

水  域

0~5米

5~10米

10~20米

>20米

沙埕湾

2

福鼎市

148.68

>76.62

46.79

10.50

7.79

11.54

 

45

三沙湾

3

霞浦县、福安市、宁德市、罗源县

449.98

713.89

308.03

129.02

67.70

65.29

143.85

110

罗源湾

2

罗源县、连江县

155.66

264.7

104.71

44.36

19.53

10.96

85.14

74

福清湾

7.5

福清市、平潭县

55.50

>131.26

105.37

26.05

1.99

1.42

 

24

兴化湾

13.2

莆田市、福清市

223.40

>619.40

250.18

180.91

107.41

80.88

 

30

湄洲湾

9.5

莆田市、仙游县、惠安县

186.57

423.70

207.04

95.99

39.67

56.71

24.36

52

泉州湾

8.92

惠安县、泉州市、晋江市、石狮市

80.18

128.18

80.42

32.98

10.97

3.56

0.25

25

安海湾

0.8

晋江市、南安市

33.53

13.14

9.79

2.81

0.51

0.03

0

12.5

同安湾

3.6

厦门市

53.66

92.05

50.41

25.73

9.6

5.82

0.49

22

厦门湾

13.75

厦门市、金门县、龙海市

109.55

230.12

75.96

66.87

34.56

48.13

4.6

31

佛昙湾

0.62

漳浦县

26.75

24.84

22.83

1.94

0.07

0

0

7

旧镇湾

2.0

漳浦县

45.97

69.78

52.68

13.93

2.35

0.68

0.14

7

东山湾

3.75

漳浦县、云霄县、东山县

110.50

247.89

92.36

117.20

22.10

11.12

5.11

36

诏安县

7.75

东山县、云霄县、诏安县

61.49

152.66

30.40

110.15

9.41

2.70

0

12.8

宫口湾

0.5

诏安县

18.61

11.08

8.52

2.51

0.85

0

0

6.5


  
 表1-3

福建省海湾地形要素省内排名表

名 称

岸线长度

总面积*
(大中小型)

滩涂面积

>10米水深
面积

>20米水深
面积

最大水深

沙埕湾

5

11(2)

11

7

7

4

三沙湾

1

1(1)

1

1

1

1

罗源湾

4

4(1)

5

2

2

2

福清湾

10

8(2)

4

11

8

9

兴化湾

2

2(1)

2

3

3

7

湄洲湾

3

3(1)

3

4

4

3

泉州湾

8

9(2)

7

9

10

8

安海湾

13

14(3)

14

13

12

12

同安湾

11

10(2)

10

8

9

10

厦门湾

7

6(1)

8

5

6

6

佛昙湾

14

13(3)

13

14

13

13

旧镇湾

12

12(2)

9

12

11

13

东山湾

6

5(1)

6

6

5

5

诏安湾

9

7(2)

12

10

14

11

宫口湾

15

15(3)

15

14

15

14


  *总面积(大中小型):大型(1),中型(2),小型(3)。
  在海湾地形中,各湾都为陆地环抱,水域内有天然水道纵横构成可航水道,湾中有湾,港中有港。现以三沙、湄洲、厦门、东山为例(图1-2)。
  


  

图1-2 三沙、湄洲、厦门、东山湾海湾地形图
  

  1.三沙湾
  位于闽东北沿海,地处霞浦、福安、宁德、罗源等地滨岸交界处。形状似伸展的右手掌,仅在东南方向的东冲口与外海相通,口门宽度仅3公里,构成为半封闭型海湾。内有一澳(三都澳)、三港(卢门港、白马港、盐田港)、三“洋”(东吾洋、官井洋、福鼎洋)等次一级海湾汇集,形成为湾中有湾、港中有港的复合海湾。水域面积达405.86平方公里,海底地形崎岖不平,有许多水道、岛屿和暗礁。三都、东安、青山等岛屿是主岛,东冲、青山、金梭门水道是主航道,湾内最大水深达110米。
  2.湄洲湾
  位于闽中沿海,湾内三面被大陆环抱,为多口门的海湾,从文甲口经采屿、大竹到后屿共有4个较大口门,宽度共达9.5公里。水域面积达216.73平方公里,10米以深位于湾中,并向湾口及湾中心加深,最大水深达52米。湾内岛屿层层设置,湾外有湄洲岛,口内有盘屿、大竹岛、小竹岛、大生岛,湾内有罗屿、横屿等。
  3.厦门湾
  位于闽南九龙江入海口附近,分为内港(含九龙江口)和外港。口门朝向东南,北起厦门白石经大担岛、二担岛、青屿至龙海市塔角。水域面积154.18平方公里,10米以深沿外、内港中心伸展,最大水深达31米。湾外有小金门岛、大担岛、青屿、浯屿等屏障。
  4.东山湾
  位于闽南东山、云霄、漳浦三县之间,呈不规则梨形伸入陆地,湾口朝南,口门狭窄仅5公里,其间有塔屿等屏障,是半封闭型海湾,水域面积为155.5平方公里,10~20米等深线水域面积为11.12平方公里,20米以深面积(5.11平方公里)沿塔屿东西2个水道伸入湾内。最大深度为36米。
  (四)岛 屿
  1.数量分布
  海岛系指被海水包围的小块陆地。据对大潮平均高潮面之上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调查,福建省沿海岛屿总数为1546个(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浙江),岸线总长度为2804.3公里,岛屿总面积为1400.13平方公里。各县、市海洋岛屿统计结果见表1-4。
  
  
 表1-4

福建省海洋岛屿统计表

县(市)

岛屿数(个)

总面积(平方公里)

总岸线长(公里)

县、市数
(名次)

岸段数
(名次)

县、市数
(名次)

岸段数
(名次)

县、市数
(名次)

岸段数
(名次)

福鼎市

120(6)

(闽东北)
647(1)

36.29(12)

(闽东北)
268.78(3)

161.27(7)

(闽东北)
996.71(2)

霞浦县

276(1)

58.05(10)

333.50(2)

福安市

23(16)

2.38(18)

25.60(16)

宁德市

29(14)

60.76(9)

144.63(8)

罗源县

20(17)

0.42(20)

11.41(20)

连江县

176(2)

46.22(11)

259.81(4)

福州市
马尾区

3(22)

64.66(8)

60.49(11)

长乐市

51(10)

(闽中)
635(2)

7.13(14)

(闽中)
501.88(2)

60.40(12)

(闽中)
1070.94(1)

平潭县

158(3)

318.86(1)

437.70(1)

福清市

137(5)

99.33(5)

229.20(5)

莆田市

157(4)

70.99(7)

261.87(3)

惠安县

69(8)

4.69(15)

55.89(14)

晋江市

50(11)

0.32(22)

15.73(18)

泉州市
鲤城区

5(21)

0.35(21)

5.63(22)

南安市

8(19)

0.21(23)

4.52(23)

金门县

84(7)

(闽南)
264(3)

153.56(3)

(闽南)
629.46(1)

215.47(6)

(闽南)
736.74(3)

厦门市
(同安区
除外)

31(13)

132.60(4)

91.46(10)

同安区

6(20)

32.05(13)

39.56(15)

龙海市

28(15)

76.41(6)

126.73(9)

漳浦县

58(9)

4.19(17)

49.03(14)

云霄县

6(20)

5.10(16)

13.04(18)

东山县

37(12)

224.03(2)

189.76(7)

诏安县

14(18)

1.39(19)

11.57(19)

合计

1546

 

1400.13

 

2804.27

 


  全省海域岛屿中,以闽东北的霞浦县岛屿最多,达276个。闽东北(含福州市)沿海岛屿合计数达647个,占全省41.8%,但总面积及总岸线长却不及其南岸段。全省海岛总面积以平潭县最大(318.86平方公里),次为东山县。岸段岛屿总面积以闽南最大,达629.46平方公里。全省海岛总岸线长以平潭县最大(437.7公里),岸段岸线以闽中最大(1070.94公里)。
  此外,各县(市)海岛分布不均,个数与总面积差异较大。如同样面向海的霞浦与罗源、平潭、福清与长乐等,金门、东山与诏安,其岛屿数目、面积、岸线长度就悬殊回异,而在一些大、中岛(海坛岛、金门岛、东山岛)周围,海岛密集分布。
  2.面积分布
  福建海岛面积(平方公里)大小不均。大型岛(100以上)有4个,中型岛(10~100)16个,其余为中小型及小型岛(1526个)(表1-5)。但大、中型岛面积占84%,面积集中分布于大、中型岛,这成为福建省岛屿的一项优势。就全国来说,如不计台湾岛与海南岛,中国岛屿基本状况是大岛少、小岛多,而福建省大、中型岛屿面积比例高。
  
  
 表1-5

福建省海岛面积分布情况表

面积(平方公里)

>100

100~10

10~1

1~0.1

0.1~0.01

<0.01

数量(个)

4

16

53

159

464

850

面积(平方公里)

759.56

417.02

155.17

50.08

15.52

2.76

有人岛屿(个)

4

12

36

42

6

2

占总面积(%)

54

30

11.1

3.6

1.1

0.2


  在大、中型岛屿中,有16个是有人居住岛,海坛、东山、金门、厦门四岛为全省四大岛屿,其面积在省内分别为1~4名,在全国分别列5~11名,也即是在全国11个大岛(含台湾、海南岛)中其数目占36.36%。故大岛个体数目较多也是福建的一个优势(表1-6)。
  
  
 表1-6

福建省有人居住大、中型岛屿统计表

名 称

位  置

面积(平方公里)

岸线长度
(公里)

常住人口
(人,
1990年)

行政
隶属

面积名次

N

E

陆域

滩涂

全国

全省

大嵛山

26°57′00″

120°21′00″

21.50

0.7

31.97

5021

福鼎市

 

 

浮鹰岛

26°35′00″

120°08′00″

11.50

 

26.93

1903

霞浦县

 

 

三都岛

26°39′00″

119°42′00″

29.57

4.76

35.63

9181

宁德市

 

 

粗芦岛

26°09′12″

119°37′12″

13.67

5.93

30.16

17519

连江县

 

 

马祖岛

26°09′00″

119°56′00″

10.26

 

29.59

5558

连江县

 

 

琅岐岛

26°06′00″

119°36′00″

64.65

14.40

59.73

66699

福州市

 

 

大练岛

25°39′00″

119°42′00″

10.84

0.81

23.54

5951

平潭县

 

 

海坛岛

25°30′00″

119°45′00″

274.33

38.65

191.49

270034

平潭县

5

1

江阴半岛

25°32′00″

119°19′30″

76.07

29.15

63.81

62024

福清市

 

 

南日岛

25°12′00″

119°29′10″

45.08

4.28

66.43

49901

莆田市

 

 

湄洲岛

25°04′00″

119°07′30″

14.21

1.89

46.80

32156

莆田市

 

 

厦门岛

24°27′00″

118°07′00″

129.51

15.08

63.04

350100

厦门市

11

4

大嶝岛

24°33′30″

118°19′00″

12.18

3.72

19.36

16100

同安区

 

 

金门岛

24°27′00″

118°24′00″

137.88

 

91.59

42783

金门县

9

3

紫泥岛

24°28′00″

117°52′00″

46.99

19.08

38.23

50925

龙海市

 

 

东山岛

23°36′00″

117°25′00″

217.84

20.93

148.06

176487

东山县

7

2


  (五)海 区
  1.台湾海峡
  为位于闽、台两省间的海域,是连接东海与南海的水道。其南、北界限的划分不尽一致。南界常有二种划分,自台湾岛猫鼻头至东山岛或南澳岛。北界常有三种划法,自台湾岛北端富贵角至福建连江北茭,或至闽江口或至平潭岛。本文根据台湾海峡具有鲜明的综合特性,其南、北界限除根据闽、台两岸地形特点外,还基于海底地形、地质、地貌、地震以及闽江等入海泥砂等综合特点进行划界。
  南界:台湾南端猫鼻头至广东南澳岛。
  北界:台湾北端富贵角至福建连江北茭。
  台湾海峡NE向纵向延伸,长约400公里,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南宽北窄,南口宽约400公里,北口宽约200公里,北部最窄处(平潭—新竹)为130公里。南浅北深,南有台湾浅滩,成为与南海的天然分界,往东北方向渐深,北口通向东海陆架。内部地形起伏不均,可分若干单位阐述(图1-1):
  (1)岸 坡
  福建海岸水下25米等深浅以内地形坡度一般较缓,仅海坛岛、晋江围头附近岸坡较陡。而台湾西岸水下25米等深浅以内坡度较陡。
  (2)海坛岛东侧水下高地
  顶部在水深25米以上,呈近东西向断续展布,延伸约50公里。
  (3)台湾浅滩
  位于22°30′~23°46′N、117°10′~119°20′E,为东海与南海的分界。水下地形由40米等深浅包围,面积约8800平方公里,以25米等深浅为界,长约150公里,南北最窄处约50公里。水深最浅处仅为10米以浅。内有砂丘分布,谷、峰间隔起伏,最大高差达22米。80%的砂丘底部宽度小于400米,底部大部平缓,坡度2°~7°的砂丘占77.1%,8°以上的只有13.7%。
  (4)海峡西部盆地及深槽
  海峡西部盆地又称中央盆地,位于23°30′~25°15′N,水深大于50米,西为福建岸坡,东为澎湖列岛、澎北台地,北为海坛岛之东的水下高地。深槽位于23°55′~24°50′N,水深大于70米,最大深度超过80米。
  (5)澎湖与澎北台地
  澎湖列岛附近为小于50米的台地,露出水面为岛屿,其南有八罩岛等台地与台湾浅滩相连。澎北台地位于24°0′~24°40′N,水深小于50米。
  (6)台西北盆地
  位于台湾新竹西北侧海域,水深大于60米,在海峡范围内延伸长约15公里,西南浅,往东北深,最大深度达90余米。
  (7)台西南深水盆地
  位于澎湖之东南、台湾西南及台湾浅滩东南。为陡坎相接,从40米陡降至100米,再降入1000~2000米深水盆地,达南海海域。其北为澎湖水道。
  2.闽东北海区
  南接台湾海峡,北至约27°10′N海域。地形特点与海峡明显不同,大体而言其内海底起伏程度低,海底自西向东缓缓倾斜,并渐深至100米以深。但海底坡度变化仍有所差异:50米以浅,地形坡度变化较缓;50米以深,地形呈波状起伏下降,起伏高度10米左右,一直倾斜下降至100米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