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有广义、狭义两层含义。广义的武夷山指武夷山脉;狭义的武夷山,过去所指即现武夷山风景名胜区;自1989年撤崇安县设立武夷山市和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武夷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狭义的武夷山又常指武夷山市和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武夷山脉位于中国东南部闽、赣两省之间,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4°30′~28°20′,东经115°33′~118°50′之间。山脉走向呈东北—西南方向,北接浙江仙霞岭,南临广东九连山,长达530公里,为长江水系与闽江水系的分水岭,也是闽、赣两省的界山;北与浙江的江山、龙泉、庆元相接,西及西南与江西的铅山、贵溪、广丰、资溪、黎川、南丰、广昌、石城、瑞金、会昌、寻乌等县、市相接。武夷山脉福建一侧的范围包括:浦城、武夷山、光泽、建阳、将乐、建宁、明溪、清流、邵武、宁化、泰宁、顺昌、长汀、武平等县、市和建瓯、松溪、延平、三元、梅列、永安、沙县、连城、上杭等县、市、区的一部分。 一 二 三
武夷山脉地质构造复杂。地质断裂线从江西的上饶、铅山,经武夷山市、邵武市、连城县直抵广东的梅县。由于这一大断裂线的出现,使武夷山脉不等量抬升,山脉坡向呈明显不对称;东坡舒缓,发育多层状明显;西坡陡急,有明显断崖发育。同时,在漫长的外力因素塑造下,形成许多以典型丹霞地貌为特征的地质区。
武夷山脉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山脉所踞平原、丘陵、山地、盆谷等地貌类型俱存,土壤种类多,土质肥沃,雨量充沛,森林和植被茂密,保留有原始森林多处,广泛适宜生物繁衍和荫蔽生息,保存着世界罕见、稀有、濒临灭绝的许多珍贵动植物。已知野生植物有3728种,其中:低等植物840种,高等植物284科1107属2888种,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的有28种;已知野生动物有5355种,分属592科。为保护这些动植物,山脉设多处自然保护区,其中有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将乐陇西山自然保护区、武平梁野山自然保护区3处国家级保护区和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邵武将石自然保护区、南平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沙县萝卜岩自然保护区、宁化牙梳山自然保护区、泰宁峨嵋峰自然保护区、建宁闽江源自然保护区、明溪均峰山自然保护区、明溪君子峰自然保护区等10处省级自然保护区。
武夷山脉风景资源得天独厚,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地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风景名胜区7处,县(市)级风景区更多。武夷山脉风景名胜资源大体可分为三类:在花岗岩分布区,形成许多雄伟奇特的峰岩、峡谷景观,如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断陷带、赤石群分布区,造就出以“丹霞地貌”为主要特征的风景名胜区,如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武夷山风景区、金湖风景区、桃源洞风景区、冠豸山风景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浮盖山风景区、茫荡山风景区、归宗岩风景区等都属这一类型,为武夷山脉风景名胜资源的主体;在石灰岩分布区,发育成以“喀斯特地貌”为主景的风景名胜区,主要有永安鳞隐石林风景区和将乐玉华洞、沙县七仙洞、三明瑞云洞、宁化天鹅洞、明溪玉虚洞等。这些风景区为福建省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良的自然条件。
汉灭闽越国以后,朝廷把武夷君列入郊祀盛典。唐代,武夷山被朝廷封为“名山大川”之一,道教、佛教活动日渐繁盛。
西晋至唐末,由于战乱,中原大批汉人渡江南迁,武夷山脉成为他们的主要聚居地。他们带来中原先进的技术与文化,推动武夷山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嗣后,他们又陆续向外拓殖,迁居国内乃至海外各地。
宋代,福建经济获得全面发展。南宋时期,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南移,武夷山地区文教兴盛,人文荟萃。理学家杨时、游酢、罗从彦、李侗、朱熹、真德秀、熊禾等先后在武夷山各地讲学、著述,朱熹还先后创办了武夷书院、考亭书院,培养大批学生,创立了闽学,武夷山遂成为理学名山。朱子理学成为武夷山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夷山脉又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五四”运动后,马列主义传播到武夷山脉各县,一批进步青年知识分子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宣传马列主义,秘密成立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武夷山脉中段、南段的长汀、上杭、连城、宁化、建宁、泰宁、明溪、清流等县,曾是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彭德怀、陈毅、叶剑英、张鼎丞、瞿秋白、邓子恢、罗炳辉、粟裕等先后在这里进行过革命实践活动。武夷山脉北段各县是另一片红色苏区,民国17年(1928年)9月和民国18年1月,中共闽北组织曾领导过两次“上梅暴动”。民国19年(1930年)5月后,逐步建立起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革命根据地。民国23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武夷山脉各县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独立支撑,实现保持革命阵地、保持革命武装、保持革命组织的光荣使命。抗日战争时期,闽西、闽北革命武装先后编入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
武夷山脉闽西、闽北人民坚持革命斗争,留下难以计数的革命遗址,成为教育后代、开发旅游的重要文化资源。
武夷山脉各县名人辈出,载入史册者不可胜数。秦汉时期有闽越王无诸及其裔孙馀善等在武夷山地区活动。后来又有文学家江淹、顾野王等,或作文赞美武夷山水,或入居武夷山讲学、著述。宋代,武夷山区人才荟萃,名流辈出。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朱熹在武夷山办学、著述、生活60余年,浦城籍文学家杨亿成为“一代文豪”,崇安籍柳永为北宋著名词人,建阳籍游酢、将乐籍杨时是程氏理学南传的第一人,沙县籍罗从彦、崇安籍胡安国、延平籍李侗、建阳籍蔡元定、蔡沈及浦城籍真德秀等都是著名理学家。南宋名人还有邵武籍爱国名相李纲,崇安籍抗金名将刘,泰宁籍名臣邹应龙等。元明时代,崇安籍熊禾是著名理学家,蓝仁、蓝智兄弟是著名诗人,建瓯籍杨荣是明朝重臣。清代连城籍童能灵是著名理学家,宁化籍黄慎、伊秉绶是著名书画家。
近现代,武夷山地区也涌现出大量人才。在缔造共和、建立中华民国的英烈、功臣中有祖籍南平的冯超骧、邵武籍的丁超伍和崇安籍的刘逊谦等。在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出现许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立下殊勋的革命先辈,造就一批新中国党政军建设的栋梁之材,还有各行各业的大量杰出人才。
此外,历代涉足武夷山区的名贤重臣、文人学士不胜枚举。他们或择地而居,开发武夷;或筑室办学,授徒著述;或游览名胜,吟咏讴歌,扩大了武夷山的影响,提高了它的知名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科教、文化界名人,到武夷山脉各地视察、观览,为武夷山的保护、开发和建设出谋献策,许多外籍人士也慕名到武夷山参观、考察。古今中外著名人物访问武夷山者络绎不绝,他们研究、宣传武夷山,为名山增色。
元大德六年(1302年),朝廷在武夷山四曲溪南创办焙局,设场官督造贡茶,称为御茶园。茶业的兴起,进一步开发了武夷山。明代,卸任兵部右侍郎陈省,理学家李材,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名道士汪三宝和刘端阳等先后入武夷山隐居、讲学、考察、修道,开发武夷山云窝、接笋峰一带。至清代,武夷山书院学斋林立,亭台楼阁遍布,寺庙宫观达300多处,吸引许多官宦、文士及僧道驻足游览,武夷山区游客繁多。
武夷山脉其他风景区开发略迟。连城冠豸山、永安桃源洞、泰宁金湖等景区约开发于宋代。宋元祐间(1086~1093年),有人在冠豸山石门岩建总宜亭、悠然阁、宿云堂等。理学家罗从彦曾于建炎二年至绍兴元年(1128~1131年)在冠豸山仰止亭讲学、著述。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连城县代县长马周卿率领千人上冠豸山,开辟景点13处,修建冠豸山四大寨门,开发建设形成规模。永安桃源洞的开发始于南宋名相李纲与左正言邓肃。宋宣和元年(1119年),二人偕游栟榈山,留下许多诗文,并对栟榈山进行首次开发。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安砂举人陈源湛捐资在栟榈山建亭台楼阁十余处,并命名桃源洞。崇祯三年(1630年),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游桃源洞,撰文载入其游记。“文因景生,景因文传”,桃源洞名噪一时。清雍正四年(1726年),一位采药老人发现一处溶岩地貌景观,告知当地富绅赖翘千、赖允升兄弟,二人遂“命仆夫,召工匠,剪芜伐莽,锤险錾塞”,历时8年,建成一片可供游览的景区,取名“鳞隐石林”,是为永安独具特色的景区。南宋时,泰宁现金湖一带开始局部开发。宋绍兴二年(1132年)在醴泉岩建醴泉禅寺,绍兴八年建宝盖岩寺,绍定六年(1233年)建甘露岩寺。这些古寺如今成为金湖景区著名的旅游景点。将乐玉华洞在汉初已被发现,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游览该洞,并成为赋诗题咏的第一人。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将乐知县黄仕正捐俸修建“漱玉亭”于玉华洞口,并将巡按杨四知书写的“玉华洞”三字刻于洞口岩壁,但洞内尚未开发。
清末至民国,由于战乱等原因,武夷山脉各景区普遍趋于萧条,书院停办,宫观、寺庙香火不旺,游览设施破坏,景区游览业不景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旅游风景区逐渐恢复,特别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展旅游业被摆上各级领导部门的议事日程,武夷山脉各景区开始焕发生机,迅速走上正规化、科学化开发、建设与保护的道路。1979年,先后成立武夷山风景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开始有计划的开发建设。20世纪80年代以后,武夷山脉各县陆续成立相关机构,对辖区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分别成立国家、省和县(市)级风景名胜区或自然保护区,聘请专家进行论证与规划,并按规划进行开发建设。进入90年代,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旅游观念的转变,各风景区、保护区的开发建设都注重资源保护和综合服务,加强旅游环境的综合治理,以期达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逐步建成吃、住、行、游、购、娱配套齐全的旅游服务系统,形成“区内旅游,区外服务”的保护规划格局。进入21世纪,武夷山脉旅游业走向全面蓬勃发展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