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樟树水库
位于武夷乡樟树村。坝址以上集雨面积5.8平方公里。库容126万立方米,其中正常库容97.40万立方米、死库容1.2万立方米,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高19米,坝顶长60米,坝顶宽3.5米,坝底宽95米;溢洪道系开敞式宽顶堰,1959年改为实用堰,最大溢水深3.88米,最大泄洪量71.4立方米/秒,溢流净宽9米;输水涵洞高80厘米,宽60厘米,浆砌块石条盖板,涵长95米,最大放水量每秒0.23立方米,放水设备为浆砌块石混凝土分级卧管。
渠道及主要建筑物有:左干渠长7公里,右干渠长5公里,轻型薄壳渡槽3座,总长203米,隧洞一座,高1.5米,宽1.0米,长113米,泄水闸6座,涵洞5座。
工程总投资13.7万元,其中国家补助7万元,使用劳力5.8万工日,完成土石方8.53万立方米。1976年2~9月,按福建省对小(一)型水库标准要求进行保坝,造价4万元,其中国家补助3万元。
水库灌区为樟树、黄柏、县良种场、茶场等单位,设计灌溉面积2800亩,实灌3400亩。
(二)古亭水库
位于五夫镇古亭村,坝址以上集雨面积35.29平方公里,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1957年初,由县水利科组织技术人员勘测设计,1958年10月动工兴建,大坝于1965年5月竣工。
渠道一级电站装机125千瓦/台,年发电量40万千瓦时。1985年10月渠道二级电站投产发电,装机150千瓦/2台,年发电量42万千瓦时。水库总库容30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11.8万立方米,死库容3.2万立米。水库水面285亩。
水库大坝为粘土心墙坝,坝高23米,坝顶长120米,坝顶宽4.85米,底宽120米。溢洪道为实用堰,陡坡长50米,鼻坎挑流,进口平顶段喇叭宽58米,陡坡首端宽45.2米,末端宽32.2米,最大泄洪量626立方米/秒,最大过水深3.9米;输水老涵洞为沟埋式混凝土圆管,直径60厘米,最大放水量1立方米/秒。1973年建成隧洞,全长136米,高1.4米,宽1.8米。水库最大放水量5立方米/秒,手摇斜拉式启闭机10吨/2台。
渠道及主要建筑物:总干渠3公里,设计流量1立方米/秒,左干渠12.5公里,设计流量0.6立方米/秒;右干渠3.5公里,设计流量0.4立方米/秒。钢筋混凝土渡槽3座,长153米。节制闸一座,泄水闸8座。
工程总投资189.87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75.32万元,使用劳力68.89万工日,完成土石方53.12万立方米。1976年10月至1978年10月进行修坝,投资13.30万元,其中国家补助9.8万元,土石方7.32万立方米,投工6.02万工日。
水库灌区有翁墩、五一、五夫、田尾、茅厂、兴贤六个村及五夫果林场。灌溉面积8500亩。
(三)楮树下水库
位于兴田镇西郊村的楮树下自然村上方,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0.7平方公里,总库容39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258万立方米,死库容38万立方米,水库水面262亩。库区淹没土地386亩。
1973年县水电局组织技术人员勘测设计,1974年10月动工兴建。全县各公社民工参加大坝施工,劳力高峰期达1000余人,1978年6月竣工。
水库主坝坝型为粘土斜墙堆石坝,坝高27.4米,坝顶长68米,坝顶宽5米,坝底宽125米。副坝2座,均为粘土均质土坝,1号副坝高16米,坝顶宽6米,坝底宽68米;2号副坝高10米,坝顶宽6米,坝底宽40米。
溢洪道为实用堰,堰顶宽11米,最大泄水量95立方米/秒,最大过水深2.4米,陡坡末端为鼻坎挑流,输水涵洞为钢筋混凝土圆管,内径1米,涵管最大泄水量2.23立方米/秒,涵洞长67米,放水设备为斜拉式螺杆起闭,起闭机10吨/2台。
渠道及主要建筑:总干渠长400米,渠末端建水电站1座,装机2×55千瓦,在电站尾水渠下测河上建石砌拱坝一座,左右开渠引水。左干渠长2公里,引水流量0.1立方米/秒。右干渠长9公里,引水流量1立方米/秒,并有支渠12公里。附建有钢筋混凝土渡槽2座,泄水闸7座。
工程总投资120.80万元。其中国家补助87.5万元,工程共完成土石方39.12万立方米,总投工57.27万工日。
水库灌区为西郊、黄土、枫坡、兴田四个村及黄土农场,灌溉面积4200亩,其中保证灌溉面积27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