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土壤属南亚热带季雨林条件下形成的土壤类型。据土壤普查资料统计,全县土壤有6个土类、14个亚类、25个土属、34个土种。其共同特点是植被稀疏,土层薄弱,养分含量少。 平潭县土壤类型统计表 单位:亩
土 类
亚 类
土 属
土 种
名称与亩数
名 称
亩 数
名 称
亩 数
名 称
亩 数
砖红壤性
砖红壤性红壤
198871
酸性岩赤红壤
122993
酸性岩赤红壤
122993
基性岩赤红壤
16989
基性岩赤红壤
16989
侵蚀赤红壤
58889
侵蚀赤红壤
58889
粗骨性砖红壤性红壤
8140
粗骨性赤红壤
8140
粗骨性赤红壤
8140
赤 土
49545
赤 土
958
赤 土
958
赤砂土
48587
灰赤沙土
3532
赤沙土
45055
红壤(2500)
粗骨性红壤
2500
中性岩粗骨红壤
2500
中性岩粗骨红壤
2500
潮 土
潮 土
772
潮沙土
342
潮沙土
342
泥沙土
175
泥沙土
175
潮泥土
255
潮泥土
255
沙 土
280
灰沙土
280
灰沙土
280
风沙土
固定风沙土
87826
潮风沙土
80390
潮风沙土
80390
湿风沙土
7436
湿风沙土
7436
耕作风沙土
39750
旱沙土
13428
旱沙土
13428
润沙土
26322
润沙土
26322
盐 土
滨海盐土
7122
潮盐土
2468
潮盐土
2468
海泥土
4654
海泥土
4654
埭 土
12468
咸 土
12468
咸 土
5127
咸沙土
7341
水稻土
渗育型水稻田
1125
黄泥田
1125
灰黄泥田
254
灰黄泥沙田
806
黄泥沙田
65
潴育型水稻田
751
灰泥田
701
灰泥田
292
青底灰泥田
130
黄底灰泥田
279
潮沙田
50
灰沙田
50
潜育型水稻田
103
青泥田
70
青泥田
70
冷烂田
33
深脚烂泥田
33
盐渍型水稻土
1747
盐斑田
626
咸 田
299
轻盐斑田
170
重盐斑田
157
埭 田
1121
灰埭田
838
灰沙埭田
283
砖红性红壤 又名赤红壤,分布面积171.03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46%。其成土母质以坡积物为主。山顶脊部有残积物出露,风化层较薄,砾石多;山坡底部,风化层较厚,可达10米至数十米,其发育程度自上而下较差。主要分布在境内海拔300米以下的低丘陵地带。该土类有砖红壤性红壤、粗骨性砖红壤性红壤、赤土3个亚类,6个土属,7个土种。
滨海风沙土 分布面积86.85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23.35%。主要分布于境内各个沙埔和澳口,是各种母岩风化石受流水、风力和海浪冲刷等作用淤积而成。其特点是脱水性强,易随风移动,砂层一般厚达数米至数十米。该土类有固定砂土、耕作风砂土2个亚类,4个土属,4个土种。
盐土 分布面积13.06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3.51%,是海洋中的泥沙和生物腐烂体淤积于沿海港湾比较平缓地段而成,俗称海滩地。较集中分布于岚城乡、潭城镇的海滩地,中楼乡的盐田、韩厝及敖东乡的苍霞洋等地。该土类有滨海盐土和埭土2个亚类,3个土属,4个土种。
水稻土 分布面积2.48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0.67%,较集中分布于大练、平原、中楼、流水、岚城、敖东、北厝的滨海平原及山垅、溪旁地带。该土类有渗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及盐渍型水稻土4个亚类,7个土属,4个土种。
红壤土 分布面积1.66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0.45%。它与砖红壤性红壤相似,但碎石多,质地粗糙。主要分布于境内海拔300米以上高丘陵地带,如君山、杨梅山、虎头山。该土类只有粗骨性红壤1个亚类,1个土属,1个土种。
潮土 分布面积0.71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0.19%。它原是湖泊由溪沙冲积、洪积和风沙淤积而成,主要分布在平原乡上攀湖一带。该土类有潮土、砂土2个亚类,4个土属,4个土种。
表2-14
红 壤
(256556)
(1052)
(127856)
(19590)
(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