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车岭一级电站
  

  系麻竹坪水库枢纽工程,梯级开发的第三级电站,位于斜滩镇后井村。1974年8月,选择跨流域开发蟾溪水能资源方案,在蟾溪竹管垄河段坑兜处,建一有效库容为2.8万立方米的调节库,砌石拱坝高8.7米,控制上游集水面积112平方公里。电站进水口通过54米短隧洞和120米明渠,经1512米长的隧洞(断面2.2×2.4米)建一压力前池,取毛水头196.5米,安装长342米、内径800毫米的压力钢管1条,引蟾溪水跨入斜滩溪水系,在后井村西建发电站1座,装机2台,总容量1600千瓦,1978年10月投入运行。1979年,增加装机1台,容量800千瓦。
  1985年3月,按麻竹坪水库枢纽工程设计方案进行扩建,设计最终装机3×4000千瓦。1988年8月完成扩建装机2台,容量8000千瓦,与原装机3台2400千瓦(暂未更新)并网运行。至1989年底,车岭一级电站总装机5台,1.04万千瓦。其工程总体布局为:
  拦河坝 在坑兜原拦河坝基础上增高培厚,使坝高达24.2米,顶厚达1.87米,建成43万立方米调节库容的反调节库,其中有效库容为28万立方米。
  隧 洞 设于坝右岸,取水口处置启闭机房及启闭机和检修钢闸门拦污栅,隧洞在原有2.2×2.4米的基础上扩大断面为2.4×2.4米,总长由原来的1485.7米增至1782.3米。废弃原来的明渠与前池,改无压隧洞为有压隧洞,水头高196.5米,过流量5.6立方米/秒。
  调压井 布置在隧洞出口端,为双室式,竖井直径为3米,下室直径为3.6米,上室长6米,宽4米,深4米,调压井深18.2米。
  压力管道 总长375米,内径1.4米,压力钢管厚度分别采用10、12、14、16、18毫米厚的钢板焊接而成。管道共设镇墩4个,支墩48个。
  厂 房 主厂房长41米,宽12.8米,高11.5米,建筑面积524.8平方米,厂房内容纳800千瓦机组3套,4000千瓦机组2套,15/3吨级电动双梁桥式起重机1台(跨度LK=10.5米)。副厂房长20.25米,宽14.15米,高16.55米,分4层布局,建筑面积766.8平方米。
  升压站 为35千伏内钢筋砼框架结构配电装置,长22.5米,宽6米,分两层布置,共6个间隔。35千伏进出线3回,主变出线2回,母线避雷器、电压互感器1个间隔。户外设置SF6-8000、38.5±2.5%/6.3、SLj-2500、38.5±5%/6.3、SLj1-4000、38.5±/6.3电力变压器各1台;斜滩片供电区SL7-2500、10.5±5%/6.3电力变压器各1台。
  电站两期共投资820.2万元。1989年电站全员121人,年发电量4000万千瓦时,创值210万元,上交国家税金9.32万元,上交县财政利润38万元。
  

县办(国营)水电站概况表

电站名称

集水面积(平方公里)

水头高(米)

流量(立方米/秒)

动工时间(年月)

建成时间(年月)

装机容量

主变压器

开发形式

备注

千瓦

千伏安

全县

 

 

 

 

 

13

11660

7

12475

 

 

车岭

108

1965

1.71

1974.8 1984

1978.10 1988.8

3 2

2400 8000

3

11500

库调

1984~1988年为扩建时间

双溪一级

7.2

196

0.168

1974

1976.10

1

250

1

320

库调

 

双溪二级

7.2

165

0.17

1980

1983.6

1

250

1

315

库调

 

大门一级

41

56

0.45

1967

1969

1

200

 

 

径流

1978年底停机

大门二级

41

46

0.45

1967

1969.4

1

125

 

 

径流

1978年底停机

大门三级

56

46

0.7

1969.4

1973.3

1

250

 

 

径流

1978年底停机

"七一"

9

96

0.2

1967

1971.7

2

135

1

240

径流

 

杨梅仔

30

50

0.5

1956

1958

1

50

1

100

径流

 

说明

1.县电站有火力发电机组1台125千瓦,1988年前作为调节用。
2.各电站已实现并网,供电范围8个乡50个村,1988年后,还向浙江省泰顺县城和闽东电网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