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蓄水工程
  

  三明历代农田蓄水主要依靠山塘、水塘、池塘,如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将乐县志》记载:有塘三口——隆荫都黄坑塘,水南都泗洲塘、拦山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技进步,水库建设方兴未艾。1955年12月,尤溪县试建汤川光明小(一)型水库,集雨面积0.2平方公里,混凝土心墙土坝,砌石方涵,木塞卧管,总库容量14.5万立方米,灌田460亩,1956年12月建成。1957年,宁化黄河垅水库、湖坑水库和清流白坑水库开工,均质土坝,小(二)型,第二年建成。1958年后,贯彻“蓄水为主”方针,发展蓄水工程。到1965年,全市建成水库23座,其中小(一)型2座,占水库总数的8.70%。
  1966~1978年,继续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各地普遍兴建蓄水工程,许多地方在河流上游建“龙头”水库,灌溉、防洪、发电综合利用。根据工农业生产和科技进步及当地建材工业发展的需要,水库规模由小(二)型向小(一)型、中型发展,坝工建筑从土坝、土石坝向砌石重力坝、双曲拱坝、碾压混凝土坝、闸板坝发展。全市新开工水库126座,建成79座,分别占水库总数的47.4%和29.7%。
  1976年开始,各地吸取河南1975年8月大水教训,对原有水库按“75.8”型洪水标准除险加固。全市改造中型水库7座、小(一)型水库19座、小(二)型水库67座,占应加固数的73.23%。1979年,根据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水利工作转到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轨道上来,狠抓续建配套,加强经济管理。全市完成水库配套39座,占应配套数的51%。
  1985年后,水利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服务,水库建设进入有计划量力而行适当发展时期。
  至1992年,全市修建水库284座,山塘1576口,总库容3.642亿立方米,有效灌溉32.17万亩,占水利有效灌溉面积的16.44%。其中中型水库12座,总库容2.108亿立方米,设计灌溉12.82万亩,设计发电3.02万千瓦,已灌11.54万亩,发电3.22万千瓦,分别占设计数的90.02%和106.79%。而正在建设中的东牙溪水库亦即将竣工。
  (一)隆陂水库
  位于宁化县禾口隆陂村。集雨面积31.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来水量3247万立方米。按保坝标准修订,“一百年一遇”标准设计,“五千年一遇”标准校核。粘土斜墙土石混合坝,高29.75米,总库容1735万立方米。侧槽式溢洪道位于大坝左端,钢筋混凝土输水涵管在大坝右侧,放水塔建于右坝迎水坡上,安装一道平板闸门,配用15吨手动螺杆启闭机。由九龙江规划队设计。
  该工程由所在地的禾口公社组织劳力,按受益面积60%劳动力40%负担出工,以大队为单位,组建22个民工连队和木工、技工各1个连队。1969年11月至1970年8月,开挖进库公路,施工道路,大坝清基,搭建工棚和移民拆迁。1970年9月至1971年底,砌筑输水系统,填筑大坝,开挖溢洪道和开凿荷树岭隧洞。大坝填筑高峰时上场劳动力3000人,1971年4月份渡过拦洪关,8月份基本完成。1972年1月至1974年3月,砌筑溢洪道,建设渠道电站和由受益队分段包干开挖渠道。干支渠长78.3公里,有隧洞4座653米,渡槽62座3020米,倒虹吸管2座380米。渡槽为钢筋混凝土或砌石排(拱)架,U型薄壳槽身,用拔杆吊装。1976年10月保坝加固,加高3米,正常库容1350万立方米,1979年3月完成。
  库区淹地1500亩,移民83户482人。工程投工235万个工日,开砌土石方120万立方米,其中大坝填筑11.37万立方米。投资602万元,其中国家补助312万元。
  1972年开始见效益,1974年灌区亩产跨“纲要”,1979年亩产超“千斤”。1992年,灌溉农田1.85万亩,发电700千瓦。
  (二)泉上水库
  位于宁化县泉上青瑶村。由省水利规划队规划,三明地区水电局和宁化县水电局设计。集雨面积2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来水量2523万立方米。按保坝标准修订,“一百年一遇”标准设计,“五千年一遇”标准校核。均质土坝。主坝高32米,副坝高9米。总库容1440万立方米。溢洪道位于主坝左端,安装3扇1米×5米平板闸门。主副坝输水涵管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5吨卷扬机启动转动门盖放水。主坝涵管作施工导流用,副坝涵管作灌溉放水用。库区淹地1070亩,移民82户332人。设计灌溉农田1.60万亩,坝后电站装机125+75千瓦。
  该工程于1971年10月开工。1972年5月填筑大坝,最高峰上场劳力6000人,其中泉上公社3000人,外社支援3000人。当年10月大坝合龙,1974年9月建成。投工250万个工日,完成土石方80万立方米,其中大坝填筑39万立方米。投资750万元,其中国家补助475万元。
  1975年蓄水灌溉,1977年灌区亩产跨“纲要”,1979年达设计效益,1981年亩产超“千斤”。
  (三)桥下水库
  位于宁化县淮土桥下村,拦蓄赣江水系横江水。由宁化县水电局设计。集雨面积21.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来水量2230万立方米。1976年,按保坝标准改为“一百年一遇”标准设计,“一千年一遇”标准校核,总库容由853万立方米升到1012万立方米。多种土质坝,高44.9米。溢洪道位于大坝左端,开敞式宽顶堰,鼻坎挑流,输水隧洞在大坝右端,钢筋混凝土结构。放水口由竖井与隧洞连接,用斜拉闸门启闭。总干渠道11.8公里,左右干渠25.74公里,支渠22条97公里,有渡槽49座5964米,倒虹吸管10座1464米,隧洞14座882米。灌淮土农田1.65万亩,坝后电站装机400千瓦。库区淹地325亩,移民36户207人。
  该工程于1972年10月动工。由淮土公社组织劳力造工具,农闲上场3000人,农忙保持1000人。1974年下半年填筑大坝,最高峰上场4000人,占全社劳动力的50%。日完成土方3000立方米,1976年6月基本建成。1978年10月总干渠通水,1979年12月左右干渠挖通。总投工320万个工日。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400天,完成土石方180万立方米,其中大坝填筑35万立方米,总投资578万元,其中国家补助293万元。
  1978年发挥效益,灌区亩产跨“纲要”,1979年超“千斤”。淮土原每年回销粮25万多公斤,建库后,出售余粮200多万公斤。
  (四)双鲤水库
  坐落于尤溪县池田双鲤村。由尤溪县水电局设计。集雨面积3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来水量2783万立方米。1976年按保坝标准改为“一百年一遇”标准设计,“五千年一遇”标准校核。总库容由980万立方米增至1047万立方米。土石混合坝,高54米,渠道式溢洪道,在大坝左端。钢筋混凝土输水隧洞在库区左侧,由框架竖井与隧洞连接,设二道钢插板。用手(电)动螺杆启闭。渠长62.2公里,主要附属建筑物12座。渠道电站2处,库区淹地290亩,移民138人。
  该工程于1971年11月开工,1975年12月坝区建成。1973年汛前,大坝填高12米、坝长50米时,采取坝面整平,下游坡用250公斤以上块石砌面,坡脚嵌入岩基,反滤层顶夯填粘土保护。汛期过水六次。6月5日最大,过洪57立方米/秒,历时8小时,全部从堆石体渗出,大坝基本完好。投工173万个工日,完成土石方118万立方米,其中大坝填筑31.5万立方米。投资364万元,其中国家补助234万元。
  水库建成后,灌溉团结、池田2乡9村农田1.18万亩,灌溉连年丰产增收。1990年,亩产754公斤,比建库前增产157公斤;渠道电站发电量712万千瓦时,收入71.2万元。
  (五)柳塘水库
  位于尤溪县管前绿柳村。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来水量10537万立方米。由尤溪县水电局设计。防洪标准按“一百年一遇”标准设计,“五千年一遇”标准校核。粘土心墙土石坝,高43.6米。总库容4400万立方米。溢洪道在大坝右端,宽顶堰型式,上挂3扇12×6米弧形闸门。输水隧洞在大坝左侧,钢筋混凝土结构,用斜拉闸阀放水。
  1977年9月开工。尤溪县组织全县万人大会战。1978年10月被全省水利水电基建经验交流会评为“优秀单位”。1979年10月大坝建成。库区淹地1829亩,移民2067人。投工656万个工日,完成土石方409万立方米,其中大坝填筑61万立方米。投资1364万元,其中国家补助663万元。
  1979年9月至1981年11月,管前—池田渠道隧洞打通,全长5300米,灌溉农田面积1.04万亩。调节梯级发电,坝后电站装机容量1400千瓦,年发电量482万千瓦时。
  (六)官昌水库
  位于沙县大洛官昌村。集雨面积79.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来水量6600万立方米。由沙县水电局设计。按保坝标准为“一百年一遇”标准设计,“五千年一遇”标准校核,总库容2442万立方米,粘土心墙土石坝,高45.65米。溢洪道在大坝左端,开敞式实用堰,挂3扇12×6.2米弧形闸门。输水隧洞位于右岸,钢筋混凝土结构,用斜拉闸门放水。
  1974年11月动工。沙县各有关部门组成工程指挥部,全县抽调劳力,最高峰上场8000人。1976年汛前大坝填高12.5米时,坝面整平,两端加高1米,下游坡用条石丁砌,反滤层加油毛毡护盖,粘土压实。汛期过洪三次,最大一次单宽流量1.9立方米/秒。1977年5月大坝建成。已开好总干渠长4公里,右干渠22公里。主要附属工程有陈公峡隧洞,长1000米;南蛇峡渡槽,高58米,长150米,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机械吊装。总投工450万个工日,完成土石方430万立方米,其中大坝填筑35万立方米。总投资1306万元,其中国家补助478万元。库区淹地1535亩,移民664人,公路改线7.7公里。
  原设计灌溉琅口、虬江、高砂农田1.93万亩。1982年“三查三定”时核为灌溉农田面积1.43万亩。1990年实灌1.33万亩,调节梯级电站装机容量1.36万千瓦。
  (七)琴源水库
  位于清流县赖坊琴源村。1958年“大跃进”时上马,1960年困难时期停工。1974年,清流县水电局重新设计,省计委批准“同意兴建,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集雨面积2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来水量3576万立方米。防洪标准按“一百年一遇”设计,“五千年一遇”标准校核,总库容1494万立方米。土石混合坝,高42.4米。溢洪道位于右岸,真空曲线型实用堰,鼻坎挑流。输水涵管在左岸,钢筋混凝土结构。二道斜拉闸门放水。库区淹地508亩,移民309人。
  1974年10月动工。全县调劳力,最高峰上场3000人。1976年汛期,大坝填高11米,过洪三次。第一、二次过洪时,下游坡面只有局部石块松动。第三次是6月5日,过洪160立方米/秒,溢流深1.1米,左岸被冲开缺口,宽20米。1978年12月,大坝完工。1980年10月坝区建成。渠道开好总干渠7.7公里,左干渠31.9公里,右干渠23.1公里。因沿线地质差,淤积漏水严重。省地县水利部门采取:(1)石渠化,已搞19.5公里;(2)改渠线,从总干渠新开一条渠长6.64公里,其中隧洞2.84公里,右与右干渠连接,灌溉赖坊;左以隧洞直通邓家,缩短渠线18.4公里。投资647万元,其中国家补助504万元。坝区投工105万个工日,完成土石方58万立方米,其中大坝填筑45万立方米。
  设计灌溉灵地、李家、邓家、赖坊农田,以缓解干旱。1987年核为1.35万亩。1990年后实灌1.20万亩。渠道电站2处,装机容量1160千瓦,年发电量350万千瓦时。
  (八)水埠水库
  坐落于泰宁县新桥北溪。由泰宁县水电局设计。集雨面积2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来水量2394万立方米。防洪标准改为“一百年一遇”标准设计,“五千年一遇”标准校核,总库容量1307万立方米。砌石双曲拱坝,高50.7米,两岸设重力墩,左墩高19.2米,右墩高22米,坝基进行固结,两岸山坡布有接触灌浆。坝顶溢洪道净宽3孔×10米,离坝轴线下游56米,建石拱二道,坝高11.2米。左岸钢筋混凝土输水隧洞,二道斜拉闸门启闭。总干渠5公里,左右干渠总长32公里,灌溉新桥、上青等乡镇田地。其中右干渠15.6公里,灌溉杉城镇田地。
  1972年12月开工。枢纽工程组织800人专业团常年施工。渠道工程利用农闲突击,最高峰上场5000人。1978年12月建成。坝后一、二级电站装机800千瓦。投工246万个工日,完成土石方192万立方米。其中大坝砌体2.14万立方米。投资630.5万元,其中国家补助473.5万元。
  设计保证灌溉农田面积1.30万亩,防洪面积2200亩。1981年核定灌溉农田面积为8360亩,但因渠道沿线崩塌淤积严重,缺少资金维修加固,实际灌溉农田面积4000亩。调节下游七级电站,装机容量7220千瓦。
  (九)坑口水库
  位于大田县谢洋坑口村。1984年,福建省计委批准兴建。同年7月,水电部科技司在三明市召开坑口水库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可行性研究审查会议;9月,国家计委批准设计任务书列入国家工业性试验项目。水电部安排福建省水电厅设计和施工,闽江工程局和武汉水电学院技术指导。
  集雨面积84.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来水量7991万立方米,防洪标准按“五十年一遇”标准设计,“五百年一遇”标准校核。总库容2700万立方米。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高54.8米,上游为垂直面,下游坡1∶0.75,顶宽5米,迎水面有沥青砂浆防渗层,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盖面,坝内布置一条水平廊道,城门形断面,由混凝土预制构件拼装,分四层与竖井连接。坝顶溢洪,设3扇10×6.3米弧形闸门,鼻坎挑梁。输水隧洞在库区右岸,钢筋混凝土结构,长265米,由省水电厅设计院设计。
  省水电工程局负责施工。1984年11月开工。1985年9月,先进行大坝中间碾压混凝土填筑试验;10月,大坝上下游基槽和基础浇筑常规混凝土至562米高程(河床开挖线560米);11月19日,正式开盘碾压,采用高掺量粉煤炭不分缝连续浇筑。到1986年6月基本建成。总投资1511.5万元,其中国家补助660万元。库区淹地691亩,移民113户408人。同年7月底,蓄水使用。
  1986年10月,国家级坑口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鉴定委员会在大田召开试验成果鉴定会,肯定这是一次成功试验。应用高掺量粉煤炭,低水泥用量混凝土,整体通仓薄层浇筑,创出连续上升口最大13米,平均8.1米速度,坝体温控与强度均达要求,节约水泥44%、木材25%、劳力25%、造价16%,为中国筑坝技术发展闯出一条新路。1988年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从混凝土坝正式开盘碾压到1987年底,各地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有844名莅临参观指导,朝鲜和日本组织考察团来此实地考察。1988年11月24日,国家水利部部长杨振怀为坑口水库题字:“中国第一座碾压混凝土坝”。
  设计调节下游七级电站装机容量1.47万千瓦,防洪保护面积980亩,从三级引灌农田面积4458亩。已建电站5处装机容量6210千瓦,在建1处装机容量3200千瓦。1990年,坝后一、二级电站装机容量3100千瓦,发电量1140千瓦时,收入126万元,上交税利77.8万元。
  (十)芦下陂水库
  位于明溪县夏坊高洋村。集雨面积62.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6000万立方米。防洪标准按“五十年一遇”设计,“五百年一遇”校核。总库容1028万立方米,砌石双曲拱坝,高45.5米。坝顶溢洪道,实用堰溢流。输水钢管长230米。下游二道坝高4米,浆砌石重力坝。
  夏坊是明溪边远山区,电力奇缺,一些旱田长期没水灌溉,库区又无淹地移民。1979年10月,三明地区水电局作为特殊小(一)型水库批准兴建。1985年建成。开渠5.8公里,建电灌站1座,装机容量12千瓦,坝后电站装机容量800千瓦。投工52万个工日,完成土石方16万立方米,其中大坝砌石3.47万立方米。投资253万元,其中国家补助92.5万元,县财政拨款21.5万元。水库设计灌溉农田面积2500亩,坝后电站年发电量193万千瓦时,确保夏坊胶合板厂生产用电。
  (十一)小王水库
  位于将乐县白莲小王村。由将乐县水电局设计。集雨面积23.7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393万立方米。按“一百年一遇”标准设计,“五百年一遇”标准校核,总库容1350万立方米。均质土坝,高29.6米。溢洪道位于右岸,设弧形闸门2扇9.5米×5.2米。钢筋混凝土输水涵管在大坝右端,采用斜拉闸阀启闭。
  1976年元月开工。组织专业队900人常年施工。全县抽调4000名劳力填筑大坝,最高日完成土石方3200立方米。1978年10月,大坝建成。1984年4月,干渠开挖和建设坝渠道2座电站装机容量500千瓦。投工174万个工日,完成土石方119万立方米,其中大坝填方35.7万立方米。投资486万元,其中国家补助243万元。库区淹地674亩,移民327人。
  设计灌溉农田面积1.03万亩。1990年,实灌面积8000亩,坝后和渠道电站年发电量120万千瓦时,供白莲乡生产、生活用电。
  (十二)沙坪水库
  位于宁化县河龙乡沙坪村东溪支流上筑坝。集雨面积22.6平方公里。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36.5米,正常高水位472.13米。总库容1127万立方米,兴利库容874万立方米。年来水量1562.8万立方米,设计灌溉农田面积1万亩,实际已见效益6980亩。发电装机8台总容量1450千瓦,年发电量430万千瓦时。总投资687.06万元,其中国家补助429.06万元。1977年8月动工兴建,1988年12月建成。
  此外,至1992年,全市建成小(一)型水库43座,总库容10569.7万立方米,设计灌溉农田面积12.74万亩、发电1.06万千瓦,已实现灌溉面积9.75万亩、发电1.26万千瓦,分别占设计的76.53%和118.87%。建成小(二)型水库229座,其中尤溪41座(占17.9%)、宁化33座(占14.4%)、沙县31座(占13.5%)、泰宁29座(占12.7%)、明溪16座、清流18座、建宁18座、将乐10座、大田10座、永安9座、三元9座、梅列5座。

 表10-2

小(一)型水库基本情况表

水库名称

建设地点

集雨面积

(平方公里)

总库容

(万立方米)

兴利库容
(万立方米)

大  坝

年来水量
(万立方米)

坝高
(米)

坝 型

合  计

43座

 

10569.7

8834.5

 

 

73567

洋地际水库

明溪盖洋葫芦形

40.2

162

80

16

土石坝

3820

山湖塘水库

宁化湖村龙头

4.5

138

102

14.6

土 坝

209

上谢水库

宁化水茜上谢

5.5

293

255

32

石拱坝

566

南山桥水库

宁化曹坊双石

3

104

96

32.1

石拱坝

220

夏坊水库

宁化安乐夏坊

1.6

101

90

22

混合坝

167

各溪水库

宁化安乐赖畲

55.7

249

115.5

24.5

石拱坝

5853

岩背水库

宁化曹坊根竹

5.3

121

105

22.8

石拱坝

546

头里水库

宁化城郊水溪

13.5

486

377

38.5

土坝

1375

召光水库

宁化治平邓屋

35.3

146

87.5

22

石拱坝

3503

溪源水库

宁化济村三村

16.3

400

303

38.2

石拱坝

1630

高地水库

清流嵩溪余坊

2.2

100.4

75.3

18.4

土坝

208

马头坑水库

清流田源新村

2.5

104

69

24

土坝

238

洋坑水库

清流赖坊洋坑

8

720

525

28

石拱坝

807

上吉水库

永安小坊上吉

34

106

86

22.5

重力坝

3060

元砂水库

大田广平元砂

6.3

376

300

35.45

水中填土

578

高云水库

大田建设高云

2.2

134.4

110

26

水中填土

187

双纲水库

大田桃源前村

152

475

200

23.8

石拱坝

12630

小盖竹水库

大田石牌桃坑

2.8

138

101

30

土石坝

225

坋头水库

尤溪池田新建

15.3

467

382

30

土坝

1296

水岭水库

尤溪联合

4.7

207

155

24

土坝

369

彩洋水库

尤溪西滨展厚丰

4.5

233.4

100

38

土石坝

353

大平水库

尤溪汤川汤山

0.75

100

914

36

土坝

72

剑溪水库

尤溪中仙剑溪

6.8

170

101

23.3

石拱坝

11828

洞天岩一库

沙县虬江杜坑

13.43

258

195

18.3

土坝

672

洋邦水库

沙县夏茂洋邦

32.5

830

633

34.5

土坝

2772

大华山水库

沙县南阳华村

4.2

247

218.9

32

土坝

368

曹地水库

沙县高桥正地

19.8

632

539

37

重力坝

1683

大饭水库

将乐安仁大饭

2.4

105

89

30

土坝

228

芦前水库

将乐城关新路

16.5

280

260

32.7

石拱坝

1664

将溪水库

泰宁朱口陂头

12.4

383

272

31.5

土坝

1330

长兴水库

泰宁城关长兴

2.8

129

101

16.7

石拱坝

254

石阶水库

泰宁朱口赤坑

2.3

123

92.5

24.2

拱坝

242

江家水库

泰宁杉城南会

58

272

213

30

拱坝

5811

吴地水库

泰宁龙安吴地

5.27

158

121.9

32.6

石拱坝

527

东风水库

建宁伊家双坑

2.71

126

110

28.3

土坝

299

兰陂水库

建宁溪口渠村

28

223.5

156

28

重力坝

2966

王坪栋水库

建宁均口黄岭

6

159

154.9

23

重力坝

630

双溪口水库

建宁均口修竹

11.6

101

67

32.5

石拱坝

1218

洞天岩二库

沙县虬江杜坑

4.3

196.5

175.2

34

石拱坝

65

时州水库

清流嵩溪时州

20

500.5

450.5

42

石拱坝

2742

大坪水库

清流林畲大坪

1.47

109

95

31.2

土坝

120

上曹水库

永安曹远

3.1

100.6

78.3

10.46

土石坝

236

国坪水库

尤溪联合

20

105

83

28.6

石拱坝

 

 续表

水库名称

设计效益

实际效益

总投资

建设年月

灌溉
(亩)

发电
(千瓦)

灌溉
(亩)

发电
(千瓦)

合计
(万元)

补助
(万元)

开工

建成

合  计

127370

10645

97470

12569

5337.4

2963.5

 

 

洋地际水库

3000

375

1819

375

112

40

1976.8

1988.12

山湖塘水库

1500

 

1400

 

68

46

1966.1

1968.10

上谢水库

3900

325

2200

250

87

62

1974.12

1977.10

南山桥水库

1500

75

1400

55

72

47

1974.10

1978.4

夏坊水库

1100

126

 

125

43

30

1976.10

1980.5

各溪水库

1000

800

700

800

210

86

1976.8

1981.12

岩背水库

2000

124

1200

124

64

44

1976.8

1981.12

头里水库

7500

375

400

375

398

113

1976.3

1984.9

召光水库

3000

400

200

400

126

61

1977.11

1984.7

溪源水库

3000

200

 

200

183

110

1976.11

1988.12

高地水库

2100

 

2100

 

46

31

1970.9

1974.1

马头坑水库

2295

 

2295

 

54

45

1984.3

1986.12

洋坑水库

6000

250

2280

250

69

50

1982.10

1987.12

上吉水库

3000

250

1500

250

39

33

1976.4

1988.12

元砂水库

4200

 

4200

 

203

125

1965.12

1967.8

高云水库

2000

 

2000

 

122

75

1974.10

1976.12

双纲水库

 

500

 

625

72

32

1976.7

1981.12

小盖竹水库

1500

 

 

 

129

116

1975.1

1982.12

坋头水库

7500

250

500

250

375

200

1965.1

1968.8

水岭水库

3000

450

12000

450

40

21

1973.1

1975.5

彩洋水库

3000

450

4000

375

144

81

1973.3

1975.9

大平水库

1800

 

4000

 

66

38

1970.9

1974.3

剑溪水库

2000

 

1800

 

35

14

1980.11

1988.12

洞天岩一库

1000

320

1000

320

120

72

1959.12

1964.11

洋邦水库

17200

140

17200

400

261

191

1966.10

1970.4

大华山水库

3200

800

3200

800

122

68

1973.10

1976.10

曹地水库

10500

320

7000

720

325

145

1977.6

1988.12

大饭水库

2280

 

1060

 

75

45

1974.11

1982.12

芦前水库

2500

350

1200

400

220

70

1978.3

1985.12

将溪水库

5000

 

3500

325

191

167

1969.10

1972.5

长兴水库

170

 

1000

 

38

27

1974.11

1975.7

石阶水库

1300

 

600

 

11

7

1979.11

1980.12

江家水库

200

250

100

250

50

12

1982.4

1982.10

吴地水库

2320

 

500

 

82

63

1984.1

1987.6

东风水库

2376

40

2376

75

79

69

1959.12

1963.11

兰陂水库

1200

150

1200

250

161

84

1975.10

1978.11

王坪栋水库

610

2360

610

2360

113

20

1986.1

1988.1

双溪口水库

1780

40

1780

40

110

54

1983.9

1988.12

洞天岩二库

1000

205

1000

205

121

93

1987.12

1989.11

时州水库

3000

720

3000

720

138

103

1975.11

1989.2

大坪水库

3100

 

3100

 

240

130

1989.12

1990.12

上曹水库

159

 

2050

 

28.0

9.0

 

1992.12

国坪水库

3000

 

 

800

95.4

34.5

1984.4

1992.12